新农具开垦耕地。
《齐民要术》季刊的创刊工作进行得很顺利,坐镇编辑部的主编乃是《齐民要术》著作者贾思勰的后代。
贾思勰乃是北魏人士,正巧也是河南道的人,家乡就在寿光县一带。他的后代听说李元婴想借《齐民要术》的名头编著一本实时更新的农书,十分感动,被李元婴一邀请便来滕州当《齐民要术》的主编。
李元婴准备把贾思勰在序言中写的“智如禹汤,不如常耕”印在封皮上,也把这话贴在宣传栏里,鼓励众人往《齐民要术》分享自家摸索出来的经验。
最爱参与投稿的不是别人,而是滕州书院的学生,他们汇聚了河南道各州的年轻人,其中既有世家子弟、也有寒门学子,寒门学子听说过稿有钱拿,纷纷捋起袖子把自己家传的种田经验都给写出来。
世家子弟一看,这事没自己发挥的地方啊!眼看风头要被那些个出身寒门的家伙抢了去,他们不甘落后地告假回家找家中佃户好好了解了一番,把佃户们口述的东西转化成文字拿去投稿。
如此一来,其他地方的耕作经验不好说,河南道这边的各种或家传或众所周知的农具和种植养殖技巧全都被送到了《齐民要术》编辑部。
这些经验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