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站出来的不过是个想要借李元婴扬名的言官。
上有所好,下必甚至,李二陛下立起了魏征这面镜子,大肆鼓励百官畅所欲言,底下的人自然也绞尽脑汁发表自己的各种看法、提出自己的各种建议。有的人是有真本事的,没蹉跎多久就步步高升;有的人是绣花枕头,读了满肚子墨水,要他办事和提建议时两眼抓瞎,李二陛下自然不可能重用。
眼前这人就是这样的绣花枕头,搁在平时李泰肯定看不上眼,但现在李泰心里特别期待他开口。就李元婴做的那些破事,写个一天准能写出封够他喝上一壶的弹劾折子!
李二陛下不知道这事是李泰私底下撺掇的,听到有人说有本要奏自是允对方开口。
这言官得了李二陛下许可,当即洋洋洒洒地念起自己精心炮制的弹劾折子来。
此人文采出众,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啰嗦!头一段无关要旨的开头便有几百字,他声音又属于平板无波的那种,若不是还记得不能殿前失仪,一些武官都想倚在凭几上呼呼大睡了。
切入主题后,这人啰嗦的毛病变得更加严重,洋洋洒洒千来字念下来,表达的只有一个意思:“区区一斤茶叶居然卖出八百贯钱,滕王身为陛下的亲弟弟,怎么能做出这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