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就询问老井的事。
得到的答案果然是,不管是用井水熬稀饭还是炖汤,就是觉得味道更好。
四爷就问豆腐的事。
这么一问,积古的老人就有些骄傲,“咱们这个村,在唐朝的时候就有了。那口井,也是唐朝时候就有的,后来到了明朝又重修的。那时候,咱们村的豆腐,可是唐朝宫廷的贡品。”
这是一代一代就口口相传下来的。
要是去查县志,就肯定能找到相关的记载和资料。
有了这个噱头,就更有了开发的价值了。
四爷就把这位投资商有意投资豆腐加工的事跟他们说了:“咱们也是不打不相识。这样好不好,做错的那些后生,叫他们去自首去。讹诈、路霸,总是违法的。别的人,咱们既往不咎。我们来,也是陪咱们的投资商,实地考察的,跟别的都不相干……”
这可真是太好了。
讹诈这样的罪名,判上一年半载的,跟逃出去四处流浪有家不能回,那可是好了太多了。
严厉心里点点头,这样安排比被人扣在这里好多了。
堂堂的县z,被群众给扣住了。这是什么好名声?
但如今却不一样了,谁不说这事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