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捧墨有些不明白,“竟然连蒙学的论语都有!”
谢笙也不懂那送书人的意思,便随手拿了一本出来翻阅,发现里头竟然有人用小楷写了许多注释和理解。
“少爷,您怎么把书给关上了?”捧墨站在谢笙身后,并没看见书上的内容。
谢笙没有回答,而是另外拿了一本、两本。
“捧墨,”谢笙喊道,“这个书箱,可是个无价之宝。”
捧墨也伸手拿起一本翻看,不由瞪大了眼睛。
“这些,是注释?”
“是啊,”谢笙看着面前的这些书,心里有些止不住的发颤。
谢笙生在侯门并不缺钱,自然也不缺书,可是像周老爷子和李大舅他们给讲的一些经义注释,还有自己的见解,以及李翰林对谢笙的培养,就不是一般的人能够接触得到的了。
如果不是因为李氏的出身,谢笙也未必学得到那些。君不见多少侯门的家学,都是请的秀才和落地举人。和得到几位翰林出身的大才亲自教导的谢笙,堪称天壤之别。
“这一次,咱们本来也不是一心想要去帮忙,却得了这么多东西,实在是受之有愧。”
“少爷?”捧墨喊了一声,还是道,“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