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去吧。”
谢翎两人便离开了小厅,等出了大门,站在门廊处, 顾梅坡笑着道:“谢侍读,日后还请多多指教。”
谢翎盯着他看了一眼, 点点头:“大家本是同僚, 都是应该的。”
他说着,转身便离开了, 原本修宣和二十年的国史那桩差事在翰林院并不吃香,国史本就十分重要,恨不得修了又修,改了又改,尤其这还是皇上亲自下旨明令要求修的一段,必须在年底之前修完,修得麻烦且不说,还不知要修成什么样才能让皇上满意,一个不慎就要吃挂落,简直是吃力不讨好。
所以在国史馆里,几乎没有哪个翰林愿意接下这桩差事,谁都没想到掌院会把它给了新科状元谢翎,大伙儿也放下了半颗心,事情有人做了,那么落到他们头上的几率就大大降低了。
但是万万没想到,皇上那天不知道为什么龙兴大发,来了一趟翰林院,指名道姓要见修国史的人,谢翎就这么顶上了,并因为国史修得颇得圣心,还升了侍读,虽说只是从六品升为正六品,但是要知道,翰林升官一向很慢,大多数官员都要在翰林院里熬个二三年,才能往上升,相对其他人而言,谢翎这回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砸到了头上。
于是所有人都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