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普及识字。”
普及识字这一事,绝不是一人两人可以完成的。
但朝廷可以借着建立藏书阁,以此为开端,将这一事做下去。
萧子鸿起身就去拿了纸笔,将自己的想法,以及舒浅的想法都给写了下来。
他重武,明白将士强悍,军备充足,这才能保卫边塞、保卫沿海。
舒浅却不一样,舒浅来自民间,她更加透彻的明白百姓一步步走下去,更需要什么。需要粮食,那就要良种。吃饱后需要识字、知识,这就要学。
就如舒浅所说,这朝廷之上,只有各式各样的人都多了起来,朝廷才能知道民间是如何的,今后该怎么走。
那是常年远离民间,几乎家家都有仆役的大臣们,平日里少有能想到的。
萧子鸿写了一半抬头:“我少有这般认可,一国之母最好来自民间这一理。”
舒浅笑起来:“我便是在民间,也是少见。”
萧子鸿一想也是。民间女子也没舒浅这样的。
他笑了笑,随后低头继续写。不过写的时候,他顺带说了一句:“下回再与我说正事,不用叫我陛下。”
刚才舒浅下意识说的时候,便是叫他“陛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