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的毛病。
是一个科普账号,好像是一个名牌大学的大学生运营的微博账号,微博粉丝百万,叫“科普世界”。
沈然之前知道这个微博账号,她觉得是一个挺好的存在。
直到有一次,“科普世界”的一个粉丝发了微博@了“科普世界”,问了一个关于物理的问题。
“科普世界”很快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并且赢得了粉丝们的一片夸赞。
沈然也是无意之中看到了这个回答,出于一个科研工作者的习惯,她看了看这道题。
然后觉得……
不太对啊。
她又来回做了好几遍,都发现“科普世界”的这个回答其实是错误的。
偏偏“科普世界”的这个回答已经被转了几千转,也就是意味着很多人都看到了。
严谨的科研工作者觉得这样是不行的。
但是沈然又实在不方便用“然然不知道啥时候更”的账号来纠正错误,干脆就用“然然然后”的账号,在这条微博下面说了自己的看法,然后附上了正确的结果。
“然然然后”本来就是个自带热度的微博账号,看到她的评论,下面的人热闹得简直都快要沸腾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