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义在村里,可是大家交口称赞的年轻人,找个合适的媳妇还是简单的。
“凭什么要我答应婚事?”杨璇儿反问。
就算是到了这种时候,她也不着急,看向村长,“大叔,村里还兴逼着姑娘婚嫁?”
村长看看刘氏,道:“你用人进义是事实。”
杨璇儿飞快道:“我付了工钱的,扫一回雪一百文。”她扫一眼刘氏,继续道:“哪怕从村里过来危险,扫雪也危险,但那个时候的这个工钱足够了,如果被人知道,多的是人愿意。我完全可以请别人的,但是进义天天一大早就跑到门口等着,大家乡里乡亲,我总不能再去请人,要是大家都来抢,为了这点工钱让村里起了龃龉就不好了。”
一百文扫一次,那时候来说确实不便宜,村里人可能真会为了这个起龃龉。她这么说也没错。
如果真如杨璇儿说的那样,她虽然有点利用进义凑上门的意思,但是也没占人便宜。认真计较起来,还是她照顾了进义让人家赚铜板了。
听得人越发觉得杨璇儿有理,而且她言语之间将自己说成了雇主,进义成了短工,越发觉得地位不同。
当下婚姻讲究个门当户对,地位不同,又怎能说亲?要不然以杨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