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领少有懂火器者,有传闻说是东瀛浪人在帮他训练枪兵,也有的说是英国教士在帮他督造火器。不管传言真假,大西对明和清两线作战,仍然可立于不败,此事足以让另两国重视起火器来。
当年内阁首辅张昭稳定住局势后做的第一个外交举动就是和清国休战,共同讨伐大西。毕竟崇祯帝不是被清人杀的,清军入关灭大顺也有堂而皇之的匡扶帝祚的幌子,暂时休战颇符合双方利益。然而停战后的任何一方都没有全力攻打西国,而是努力积蓄实力、操练新式火器。
待到清军再次南下,南明本以为可以凭借新火器取得优势,不想清军也配备了新的火器并改进了战法。最危急之时,清军已兵临福州城下,整个福建省危在旦夕。而福建一旦失守,南明帝都所在的广东省就再无屏障。紧要关头,张昭起用时年二十八岁被贬在家的年轻将领郑成功为大将军,奇迹般地逆转了南明的颓势。郑成功稳固住福州府和泉州府的防御,从泉州军港派遣神武炮舰北上,舰队一支在浙江温州府金乡卫登陆,切断清军的补给线路;一支进入长江口,骚扰长江沿岸的清国重镇,最终迫使清军撤兵,并签订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停战协议。
与羸弱的南明陆军不同,南明水军出身多为海上强盗,作风悍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