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巧粽”四个字再次验证了当时粽子的口味应该是甜的,直到明代中期才在《竹屿山房杂部》这本书中有粽子馅儿是"猪肉醢料"这样的记载。
“这样看来,是先有甜后有咸啊?”夏明远有些惊讶。
沈砚行点点头接过了话来,“而且有人考证过这本书的作者是现在的上海人,所以有人推测,有可能是上海人把甜粽子慢慢变成咸粽子的。”
生活有着无数的巧合,这些巧合或许无关紧要,但当你发现时,会觉得很好玩,并且有一种原来如此的感觉。
沈砚行接着又说起了称呼问题,因为朝代立足于宋,因此有些地方需要改一下,“对正经人家的女孩儿要叫娘子,不能叫小姐,那是叫□□的,皇后叫圣人,妃嫔叫娘子,宰相的儿子要叫东阁,权贵子弟才称衙内,奴仆称男主人为郎君,女主人是娘,主人未出阁的女儿可以称小娘子,普通女子没有自己的名字,只在姓氐前加个‘阿’,比如阿王、阿李,或者是姓氐 排行娘,比如孙二娘扈三娘……”
这样改了一通,这回全部的称呼都对上了,细心的的观众很容易就能对上是哪朝哪代的故事了。
夏明远做好改动记录后没坐多会儿就离开了,他还要去找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