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做刺绣的,从前清一直传到现在。只是在六七十年代许多技艺失传,不再像民国之前那么有名,卖绣件也只能勉强糊口。
刘亚娟寄住在舅舅家的时候,活没少干,刺绣的本事自然也学了,平日里没事就会帮着外婆做活,她自己确实心灵手巧,长久下来就练成了一门好手艺。
只是在刘亚娟的设想里,这些城里人什么好东西没有见过,流行风向更是一日一换,应该看不上那些古老的刺绣。
甚至,对于会刺绣这一点,刘亚娟还很自卑。
因为在樱市,在她童年成长的那个小镇上,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只有穷人,只有没本事的人才会做手艺,才会整日劳碌奔波;那些真正厉害的人,是待在家里享清福的。
所以,她从没想过自己会被夸赞,会被认同。那些她以为拿不出手的东西,原来大家那么喜欢。
刘亚娟心里涌起一股热流,那股热流慢慢汇到眼睛里,眼角顿时有些发酸。
来海市那么久,她很忐忑,很自卑;面对陌生又挑剔的亲人,她很想外婆,很想家。本以为来了学校会被排斥,没想到大家这么认可她。
她很想哭,不过面对同学的笑脸,还是忍住了,跟着露出一个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