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系与京大建筑系的教授们在关于未来城地标建筑的意见上出现了分歧。
地标建筑身为未来城的灵魂建筑,苏禾在设计楼盘排布位置的时候便已经选好了地方,就在未来城所在湿地——白洋淀的上方。
关于地标建筑,济同大学、金陵大学以及开南大学给出了三种十分不错的建筑设计图。
济同大学在桥梁道路的建造技术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提出的建筑方案是利用桥梁技术,在白洋淀的正上方架设一个八角形的‘盘型’建筑,暗合八方来朝的寓意,想法十分美好,设计出来的图纸也十分美观,获得了京大大多数教授的支持,但是清大教授却以实用性太差而对这个设计图持有反对意见。
金陵大学另辟蹊径,借助了白洋淀中滩地以及小岛的分布特征,将这些滩地与岛屿作为支撑点,设计出一个球形建筑来,不论是建筑份风格还是用材选材方面,金陵大学的设计都十分具有想法,而且若是依照金陵大学设计图来建造的话,这个球形建筑极有可能排上用场,比如做一个餐厅,会议酒店,资料库等等。
开南大学的想法则是有些另类,他们想的是建设一个‘隐形的地标’,所以他们提交上来的设计图是一个占地面积极大的水下实验室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