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刘家也就只有三房有闺女,俩未嫁的跟娇娇年岁差不多,扇个风点个火,最是合适不过了。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
等徐氏赶到正院时,刚笑着跟刘母道了歉,一扭头就看到了脸色难看的两个弟媳,紧接着就听到刘母同她说:“你来晚了,没听到我方才说的那话,不过倒也不急,你唤大郎二郎带着我下的帖子,一同去往我娘家,将我娘家侄女接来小住几日。”
徐氏有点儿懵,不过多年以来养成的习惯,还是叫她恭恭敬敬的对刘母道了是。再看两个弟媳,若说方才是面色难看,那么如今就是真真切切的棺材脸了。
刘母的娘家也在焦邺县城内,因此未到晌午就将人接了来。
来的是刘母弟弟家的闺女邱十一娘。
邱家便是那刘母的娘家,因着是耕读之家,规矩较之一般人家要多了不少,其中之一就是女儿无名,平日里喊的是序齿,像刘母就是曾经的邱三娘,只不过如今早已无人喊她名讳罢了。
娇娇自是认得刘母这娘家侄女。
事实上,她上辈子同邱十一娘的关系极好,俩人虽不是一辈儿人,交情却着实不错。见面头一天,俩人就仿佛一见如故一般,甚至在离开刘家时,娇娇最舍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