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算起来就只有三个多月了。而且县试只是一个开头,因为恩科的缘故,若是考的顺利的话,姜杨可以一路往上考,一直考到进士。
虽然姜杨是有目共睹的聪明,但科举不确定因素太多了,多少有才的学子在科举中失利,然后一蹶不振。加上这个时代医疗条件有限,运道差一些的得个风寒都能没命。
更别说姜杨这样先天比一般人弱一些的,年纪也小,若是按着姜桃想的,等两三年后他十六了再去考,也就没这么担心了。
但这又确实是难得的好机会,不可能说因为担心他就不让他下场了。
姜桃又开始像地震之前那样给姜杨补身子了。
不过她绣坊的事情也多了——
虽然小县城受灾的程度是最轻的,但到底是地震那样的灾难!难,还是有不少人没了活计可做。若家里男人没受伤的还好些,男人靠着一把子力气去当苦力也能养活一家子。若是家里男人受了伤,家里房子还塌了,又没有积蓄,只拿着朝廷和县衙发出来的十几两银子,那只够汤药费,如何也不够生活和重建房舍的。
因为雪团儿和姜桃的名声,不少人就求到了她这里,想加入她的绣坊。
这时候姜桃的小绣坊已经把生意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