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参加他的庆功喜宴。我后日去书院。”
性子向来活泼的李福康倒是最后一个开口,“我会更加努力读书,早日考上举人。”
下一届便是三年后,若是能考中举人便好,考不中还得再等三年。
考中举人,还要考进士才能做官。
三年复三年,不知何时能考中进士。
难怪当初,江青云再三让他们拥有一颗坚定的读书的心!
李家四少年落榜的事很快就在街坊间传开了。
有那嫉妒李山的人,说什么就李家泥腿子出身,四个儿子能考中秀才就已是李山前世烧了八辈子的高香,怎么可能再考中举人呢。
还有人说李家要供四个秀才儿子考举人,得花多少银钱。
这些人家里没有人考中秀才,都是吃不到葡萄嫌葡萄酸。
乡试结束后便是考题难度非常大甚至可以说是变态的会试!
会试考中就是“中试贡士”。大周国历届的会试参加人员是各地的举人,一般上榜取二、三百人,这些上榜的中试贡士是按照地区人口多少取的。
北地的第一届参加会试人数七百三十五人,按照朝廷给的名额,上榜取四十五人。这样一来,就是16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