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也多了起来,“我家就是李家的佃农。今日我家带来一百多斤山楂、五十多斤野栗子,还有十几斤蘑菇。”
“你家几口人?”
“七口。”
“你家摘的山楂少了。我家四口人,平时还要卖豆腐,还摘了二百多斤山楂。”
佃农看到村民身旁的三轮车,上面放着四个半人高鼓鼓的袋子,看样子里面装满了山楂,一脸羡慕的道:“大哥家的人可真能干。”
“我们礼村的人最能吃苦,山楂成熟时大人小孩漫山遍野跑着摘。”村民有些感慨的道:“往年山楂卖的很贱,挑担子去县城门前卖,主顾挑三拣四,一天到晚卖不了多少钱。今年有李家收购,挣的银钱多些还不费力气。”
“是。”
佃农一脸感激,“我们去年都吃不饱肚子,今年给李家种地,秋收后大人小孩子都能吃饱了。”
“不瞒你说,我们家以前也吃不饱,哪怕是秋收后,也得勒起裤腰带过日子,从去年卖李家豆腐开始,日子就一天比一天好过。”
排在前面的一个老头回过头来,有些激动的道:“李家发达了不忘记拉一把我们这些乡亲。”
“李家可真是仁义。”
伍余年父子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