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平天下的开始。
蓝生摊手,有毛病的都趁着董氏的机会一并清理了啊。
也不知私下里的电怎么传到外面去了,在官场、士人中流传开了,人人都知道了皇帝的品行,引人赞颂、心向往之。
卫机的表态,带动了前朝旧臣、山中隐士,慢慢有人开始试探着出仕。新朝也果然如传说中那般礼贤下士,尊重人才。
有了这个引子,人才如水一般涌来。
蓝生也有不解:“不是有科举吗?怎么还要求访隐士贤才?”
“如今肯参加科举的世族还是太少,就是参加科举,谁又是一贫如洗呢?”在世家当道的年代,一味抑制世家,求所谓贤才,无异于缘木求鱼。可朝堂不能是世家一家独大。刚刚建/国,边境不宁,武将们保有话语权,皇帝心中坚定出将入相的理念,不能重蹈前朝覆辙,一位重用文人,轻视武将。
可即便在文人中,也不能只有世家,需有庶族、寒门诸多分类流派,以做平衡。
当然,这些就不必和皇后说了。
蓝生却是早知道这些,她知道大势,却不知细节。原来如今的科举制度,尚不能匹敌九品中正制,朝堂的大量职位,仍旧由大大小小的世族占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