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听闻老先生尝百草、踏河山,见识天下病症,不知您可有著书的想法?”
“娘娘慧眼,正因想写下多年心得,才停在京都。”京都有天下最丰富的藏书、最流通的信息、最优秀的人才,这里才是写医书的最佳选择。
“如此大善!那本医书就赠与老先生吧,若老先生想要借阅藏书,可持本宫腰牌,往太学去。”皇后示意旁边捧着托盘的宫女上前一步。
卫机识趣躬身问道:“未知可有能为娘娘分忧的?”
“我盼着医书里至少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日常防疫防病,本宫要刊发天下,指导朝廷各地医署和百姓防治疫病,救济自身。一部分是女科。老先生,女子生来艰难,又有产育一关,向来是儿奔生娘奔死,若能有一步医书指导妇人照料自身,天下该少多少悲剧。这是本宫作为女人的一点儿私心。”
“其余部分,自然是老先生私属,您可收徒教授,弘扬医术。”
“皇后娘娘母仪天下,泽被苍生,老朽愧矣。就依娘娘所言,若医书著成,老朽还动弹得,自当再赴各地,指导防疫。”
医书不比其他,若是有人用他为害,反不好收场。因此涉及更深广的内容,必须考察过人品之后,再有师父系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