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找人来打井,这是海拔高的旱地,一般的水井肯定不行,旱灾的时候扛不住。到那时候再去找,人地质队的忙着政府抗旱救灾,怕都没有时间理你。
前世他就知道一个浙江老板,去云省包了上千亩地种葡萄,一开始就是抱着侥幸心理,想着上游有水库,舍不得花钱打井。
头一年还好,风调雨顺,结果第二年六七个月滴雨未下。水库里的水要紧着村民生活用水,连田里的水稻都顾不上了,哪里还有水给他灌溉葡萄。
政府宣传抗旱救灾以后,地质队的同志们都去村寨里打井了,这种要命的时候花钱都没用。
最后那一批葡萄全部旱死在地里,因为苗是宋玉安新研究的品种,就是他现在种的这种,所以这事他有印象。
宋玉安是一个喜欢未雨绸缪的人,断不会把自己逼到那个份上去。
好在他一打就是十几口,活儿不算太小,夏县这边的地质队也接了,只是这种深井用的都是抽水机,电暂时是通不过来的,烧油的油量大。
宋玉安干脆又请村民挖了几个大蓄水池,蓄水池抽满了水以后,半密封起来,平时就请工人来浇水,等池子干了,再从井里抽水出来,等真到了干旱年,才是这些水井发挥作用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