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为之一滞,想起那刀笔吏胡大人之前因为一盘子熊掌就对着忘山慷慨陈词破口大骂,以后还真备不住又要参写忘山一本。
可是太后的懿旨已下,他为人至孝,不敢违抗母亲之名。那边又心疼儿子,唯恐他如自己一般不能娶了心头之好。
一时大沅朝的天子左右为难。但毕竟是日理万机的头脑,这等事情只梳理一下,便捕捉到起死回生的一线生机。
“这女子乃是太后隐入庙庵后所收,既然隐入庙庵便是化外之人。连太后也说入了山野,尘缘已断。既然如此,这女儿便是庙庵里的佛缘居士一人之事,原跟忘山干系不大。何况朕只给那女子封号,她也入不得皇室的家谱,算忘山你哪门子的姨母?到时候朕会赐婚与你们,若是真有人吃饱了撑的,拿这种半路佛缘说事,朕自当骂他们无事生非!”
一阵劝慰之后,万岁爷又觉得那女子身份太低,怎么配得起朕之忘山?
于是便厚重的封赏之,免得那小门商户的女子与忘山成婚时,拿不出趁手的嫁妆。
这边琼娘一朝受了韶容公主的封号,全家喜气洋洋,少不得摆上流水宴款待乡亲父老。
毕竟不是真的皇亲国戚,还要依靠着乡里做生意过活。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