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喜欢用数据说话:“与天使、a轮、b轮不同,c轮往往预示着更大的融资金额,也预示着更大的融资难度。创投圈有个创业魔咒,叫“c轮死”,不知道大家听说过没有。所谓“c轮死”,就是说90%的b轮公司拿不到c轮投资。2017年创投圈给出的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1000个种子轮创投项目,最后拿到c轮的只有2.5家。”
何其残酷!
“所以说,c轮是理性的,也是成熟的,它即考验融资人的实力和盈利能力,也考验投资人的眼力和定力。”
每一轮融资过后,下一轮融资的难度,都呈几何式增长。创投圈没有慈善家,能混到c轮的公司都是行业的独角兽。
这是一组真实的、也令人信服的数据,高管们当然无话可说。
说完了c轮的难度,接下来就是钱总的股权稀释的忧虑,当然这应该也是公司内部众多高管的忧虑。
唐以微派出了一颗超大定心丸,“钱总,你的期权是在公司创业初期,一共是5%,a轮融资后变成了2.5%,b轮融资后变成了1.25%。从表面上看,你的股权是稀释了,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但是大家不要忘了,公司创业初期的每股估值是2.5元,而最近洽谈的投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