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的幕后大老板还挺有头脑的。
“姑娘若也想参加,只等下着月中旬,准备好五首诗作然后去投稿,然后再家等结果即可,我就在这里先预祝姑娘心想事成了。”老板面带笑容从善如流说道。
姜彤弯着眼睛笑了笑,没说自己去也没有不去,只是真诚地向老板道谢,然后又挑了两本书,结账离开了。
而书肆老板虽然嘴上那样说,其实对姜彤并不看好,这姑娘他是看在眼里的,自她在他这里买书起,他就没见对方买过一本诗词诗经方面的书籍。
怕只是一时被琼花诗社名头吸引,却不知里头的深浅,别看琼花诗社的初等会员人数是最大的,好似很容易进一样,却也不想想大周朝有多大,又有多少人,有选出这么些人,具是有一定基础的。
如若不是真的在喜好诗词赋,过在上面钻研过的,想碰运气过,却不容易。
而姜彤是否真的像书肆老板说得那样,仅仅是想去碰一碰运气呢?
当然不是。
她不是从来不看诗经诗集,不是对这些不屑一顾。
姜彤苦笑,是因为她上辈子学过二十多年的诗词文学。
从五岁开始,她就已经开始学训蒙骈句,笠翁对韵,声律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