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设想的没错,整个防空洞系统占据了从十三码头到胜利四路(接近两公里长),夷陵路和东山大道之间(约半公里宽)这一片面积达一平方公里的地下。因为这块区域原本就是一个山丘。这个山丘在如今的港窑路开始升起,到了胜利四路如今的城昌怡园靠夷陵路这里又恢复到平地。但是往白龙岗方向,山丘的西北部分和宜昌城区内最高地势东山连到一起。
有时候我甚至猜想,是不是宜昌所有的地下工事实际上都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呢。防空洞修到胜利四路和东山大道的交界处,很有可能有支洞和白龙岗的地下防空洞联系上,而白龙岗的防空洞肯定是东山地下防空工事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上初中开始,就和同学对学校操场边的一个洞口很感兴趣。这个洞口在司号台的旁边,洞口嵌在一个陡坎下面。陡坎上是平房教学楼。这个洞口外面都是垃圾和杂草。从洞里流出一些脏水,到洞口去看,就看到里面都是烂泥和脏物。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都没有进去过。
后来,我们实在是忍不住好奇心,拿了电筒往里面走,其实洞里还是有干燥的地方,勉强能够走的。这个洞穴走了有个五六十米,就不能再走了。因为前方的洞穴突然方向向下,在我们面前,就是一个水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