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叼你桂江,欠我七八十万不还,竟然还想我掏几十万出来报名读书?鬼知道你是不是想再捞一笔然后跑路!”
供应商骂骂咧咧,坚决不上当。
好在蔡先生有一手,他对于学校的宣传推广很在行,人脉丰富,几个广告一出街就引来不少电话咨询。
到了学校落成,剪彩之日,北京瑞兴小学与香港圣莎学院的校长都出席了,本地报纸因此大肆报道,新来的“桂江学校”霎时在坊间名声大振,招生出乎意料的顺利。
报名的最后阶段,有好几个供应商拖着子女来求学位。
这些供应商来催收货款时一个比一个说得惨,帮子女掏学费时则一个比一个豪爽。
有人和桂江商量:“反正你们都欠我钱,储备金就别收了。我两个儿子,一共60万储备金,给免了,就当你们还清了那70万欠款。”
桂江谦笑:“一码归一码,欠款是欠款,学费是学费,不宜混为一谈。”
桂江不是没想过用免收储备金的方式来抵消所欠供应商的货款,这一步到位解决问题的方法简直魅力无穷。
但蔡先生强烈反对,他解释,这种操作方式一旦传出来,会令学校形象受损,因为不够纯正不够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