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际关系的他来说,能像模像样的当好一个族长,顾妥当了整个村子, 已经是比以前不知道好了多少了, 真做不到豁出去那种伟大的地步。这是从小潜移默化的教育早就固定死了的心性。
只是他是人,也会怜贫惜弱,也会心软, 所以在自己有能力,有可能的情况下, 自然也会想着怎么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儿。从以前读过的书里知道,这时候因为各种天灾人祸的, 灾民什么的有点多, 荒废的土地也不少, 这就造成了这个国家粮食总是不够。也以为这样, 别看这是时候人口总数和后世不能比,可饿死的真不在少数。
虽说邱澄明也知道所谓粮贱伤农,这样一来,卖粮食的收入会少些,可那能做得起粮食生意的又都是些什么人?家业能小到哪里去?即使可能连着交税什么的,也可能被影响,农民们可能受到的损失也不会小,可到底余粮多了,好歹能多吃饱几个人不是。
所以他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将玉米更快的推出去,让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在这改天换地的关节点上,多几分重新站起来的底气。
邱澄明觉得自己手不够长,民国建立之后不是这里打,就是那里乱的。实在是没本事管,也管不了,可能顾着这周边的人多吃几口饭,少死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