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学堂,总算没有白上。”
谢峰德用来夸她的那一句话并不怎么好听,但那却是锦颐在包含了原主所有的记忆后,所听到的唯一一句称赞。
也是自听到谢峰德的那句称赞起,她才方有所感——
《一无所有》,成功了。
她的文笔是并不差的,那其中所包含的不仅仅有原主的天赋,更是她二十五年人生以来的见识。
但是纵然如此,她也不得不承认,《一无所有》的出现,实在是太过巧妙了。
或者其中也有《申报》报社刻意营造的缘故,但是,始终是时机,造就了《一无所有》。
此刻,正是上海的华夏人和洋人们矛盾闹得正激烈的时候。而就在这样的时机里,一篇专门用来刻画于华夏人和洋人关系的,以一种极其震撼的方式,出现在了所有人的视野里。
一无所有。
无疑,这是的开始,也是的结局。
如果说谢锦言的《华夏上海?》是整个矛盾的开始,那么锦颐的《一无所有》便是将整个矛盾引向高、潮的推手。
正如谢锦言一样,锦颐是不屑于用多么富丽堂皇的辞藻来堆砌自己的文章的。她写文章,没有一处是矫揉造作、咬文爵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