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尤其工部尚书,走起路来都轻快了许多,瞧得其他各部尚书心中忿忿,暗下决心也要做出些事来扬名。
展示学识的版块更是受欢迎,那些被选中印上去的诗词文章,很快在文人圈中闻名,连带作者一起被全国所知,这些人有像伍学正这般考举不得志的,也有翰林院中碌碌蹉跎的,报纸的出现仿佛给他们打开了一个展示才能的新途径。
没有上报的自然长吁短叹,自负才能不输的立刻就按着上面所述来投稿了,一时翰林学士案头堆满了来投的稿件。
因为是第一期,所以并没有放出太超前的知识,只提了几个简单的小常识,等慢慢慢慢加深了人们的信任,等他们对报纸上科普的学识深信不疑时,再逐一放出来。
而黄大的例子,更是引得不少百姓眼红,明明都是一同卖力气求生的,一夜之间暴富不说,还得到了圣人的亲笔奖赏,在圣人面前挂了名号,光宗耀祖,叫人如何不羡慕不嫉妒。
一时间民间兴起了一股发明创造热潮,毕竟这种事堪比中彩票,说不得哪日造出什么圣人看得上的东西来,便能一夜暴富了。
报纸第一期的火爆,让元清帝加紧了对记者们的约束,对培养起去各省驻扎的记者要求也更严格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