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因为那位郎君极为和善而记得这样清楚,还是因他出手大方给了这么多金子才记得,亦或是因他是唯一买了她灯的人?
老实说,她也不知道。
这一年的上元节,她如同往常那般进城卖花灯。
城中如同往年上元佳节那般热闹,她与夫君赶着牛车,到得地方,夫君帮她将灯架子架上,又将她亲手做的灯一一挂上去。几番一收拾,天便暗了,满街的灯都亮了起来。一双儿女岁数还小,不敢常带他们进城,他们见到这幅盛景高兴坏了。
李氏自然也不强留他们陪着一道卖灯,叫夫君带孩子去吃汤圆儿。她年年元宵都要进城,知道哪处的铺子卖的汤圆最好吃,更知道哪处最热闹,一一告知夫君。
女儿坐在夫君肩膀上,儿子牵着夫君的手,三人乐呵呵地汇进人群当中,先往宣德楼去看宫中特地布置的灯盏。
李氏微笑着看他们走远,心中格外平和,且知足。
他们的身影不见后,李氏收回神,继续守着她的灯架子。
东京城,说大那是格外大,这是京城,多国朝贡之地。
说小却也格外小,小到李氏曾有幸见过那位郎君。
她低头,从贴身袖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