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的学宫,就如同一个不断在生产出金子的机器,表面上看来是学宫之中的聪明人太多太多,实则全都是按照旧人留下的手札笔记再来一回罢了。不得不说,这样的内情,当真是给谨欢省去了不知道多少的麻烦。
但是刘彻不知道内情啊,他还真的以为是学宫里的大贤越来越多,所以发明创造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在源源不断地刺激之下,他终于下令,着令各地新建学校,考核选拔合格的人才用来增补学宫。
谨欢知道了之后颇有些愕然,这其实就是科举的雏形啊,合着现在九品中正都还没登上历史舞台就被蝴蝶了?世家大族们还没兴盛,还没有和皇权博弈,就被打乱了节奏?
懵逼完了的谨欢兴高采烈地帮着去完善各类选拔制度去了。
没了就没了呗,还给后代子孙省了好多麻烦呢。
有了各种各样的工坊,国库越来越丰盈的刘彻也免去了有人上谏言说他“穷兵黩武”的困扰,于是乎,新鲜出炉的大将军卫青,又领着兵马打匈奴去了,只是和上一次的阵容有所区别的是,这一次的随性队伍里,多了一个骠姚校尉,霍去病。
毕竟朝中有人好办事嘛,刘彻也是知道霍去病的能耐的,这么个好苗子,真去从大头兵开始爬?刘彻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