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淮话到嘴边改了口,他对公诉人说:“我暗地跟踪了陈晓松几日,就在案发前一天。我看见他去五金店购买了一些可疑的东西。”
“都是什么?”公诉人追问。
“一把开刃的刀,一截锁链,一柄锥子,一卷胶带。”
“就这些?”
“对。”
“就凭这些你就怀疑我的当事人计划犯罪?”公诉人像嗅到骨头的斗牛犬,一口叼住了不放。“这些东西都是些日常用品。任何和普通人都有可能购买。否则商店就不会销售了,不是吗?”
“那你说普通人同时买这些东西能做什么?”
“这句话应该我来问你。”公诉人把郭淮的话锋挡了回去。“作为一位有经验的刑侦人员,你应该很清楚,单凭这些东西根本不可能给一个人定罪。事实上,你当时根本没有把握认定我的当事人就是凶手。”
他说的对。郭淮当时的确不能。
公诉人挖苦道:“您的证据就是所谓的侦探推理,是吗?您把自己当成了福尔摩斯,还是把侦破工作当成了推理?”
旁听席上有人忍不住笑了。
郭淮的律师见势不妙正要说话,郭淮示意他让自己来回答。他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