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懒得逗留,领上两个儿媳回了家。
瑾瑜回家没有抄书,而是把昨日抄写的拿出来仔细读上几遍,确认没有忘记其意,便放下书强迫自己入眠,养足精神才好赶路。
冬青回到家里,轻手轻脚把鞋样拿出来接着做,她要先把鞋底纳好,再来绣制鞋面,最后把鞋面鞋底缝合。
纳鞋底很伤手,山路砂石满布,鞋底要足够厚才能不被轻易磨破,十余层布料重叠,黏作布壳缝合。
以至于纳鞋底时得用上十二分的力,才能将针扎进去。
因为没有顶针,冬青昨晚使出吃奶的劲儿,才纳了半只鞋底。
冬青在角落点上灯,看到桌上放了一页纸,纸上还压着一个什么东西。
拿起来一看,却是一枚顶针,一枚木质雕刻的顶针,内侧磨得光滑,看样子是刚做没多久。
纸上面有瑾瑜独特的临摹字体,“看你昨晚扎得艰难,今日上山突发奇想,为你打磨顶针一枚,你且试用,若不合适,丢了便是。”
冬青忍不住弯起嘴角,看了看床上的男子,将顶针慢慢戴在手指上,竟说不出的合适,不松不紧。
拿起针线试了试,虽然有些笨重,但也比之前徒手使劲好上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