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年,陈焕之才发现, 可能她对系统的理解本身就有误,这个系统并不像她一开始想象的那样无视科学和身体的基础情况。
比如说耐力属性。
她一贯的身体素质锻炼方法是在训练中看属性值后面箭头颜色深浅、属性增长快慢来挑选最有效、最适合自己的训练。
最近一年来, 陈焕之感觉自己百米登顶指日可待,就逐渐开始在200米上多花些心思,弯道练习自然不必说,这种基础练习多少遍也不够。还有就是想办法增加自己的耐力,毕竟她最大的问题其实不是弯道, 而是最后五十米的速度崩盘。
以前她以为这是因为两个技能不足以覆盖全程,如果后五十米也有技能加持可能她对疲劳的感知会轻一点、也就能保持更高的速度。但现在真的有了三个成熟可用覆盖全程的技能,她却发现后五十米更糟糕了——不跑200米不知道,极速技能可比单纯地光使用速度或冲刺技能累得多了,同时提高两个属性消耗的体力最少是同样时间内用冲刺技能的1.5倍,这还是在提高敏捷本身不造成太大负担的基础上。
所以她就把把训练重点放在了增强耐力上。
有那么几个月,她是纯粹根据系统面板的属性提示来选择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