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力,还要耗费无数钱财,不知道五哥是否能接受。”
“但说无妨。”邱玹道,“能否实行,我自然会判断。”
“我听说,从前造纸的技术还不成熟时,大部分的文字不是刻在甲骨铜器上,就是写在丝绢竹简上,不过真正想要流传久远的内容,还是会勒石为记,刻在石碑之上。五哥不如在书院立碑林,将诸多经典都刻在上面,以供学子瞻仰。若能搜集到前朝碑石更好,若是不能,往后搜集大家文章刻之,代代相传,底蕴自然会逐渐深厚。”周敏道。
“此法可行。”邱玹闻言,眼睛不由一亮。至于所谓费时费力,他倒不是很在意,“有生之年,如能做成此事,也就不枉此生了。”
“除此之外,传闻朝廷每月会出邸报,传送天下各州县,让人知道京中之事。若是咱们也能办一份学报,为天下士林张目,想来声誉自然会更上一层楼。不过这件事办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毕竟要搜集各处的消息和文章汇总,路上耽搁的功夫太久了。若不搜集别处的消息,影响力只局限于征州附近,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说到这里,周敏也有些惋惜。
说到底,这是先天不足。如果他们是在京城或者江南这种士人云集的地方,就算报纸上只刊登地方上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