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去了知青院,那些粮食也都交给了他们自个儿管。
之前,他们还不会用农家的土炕和灶头,苗铁牛让自家媳妇过去教了教,都是文化人,哪能连这些东西都学不会,何况这些,都是他们将来在小丰村生活必须学会的技能,每个人都学的很认真,黄秀花教了几次,这些知青在生活上基本就能自理了。
可是,这生活技能学的快,并不代表这劳动技能学的快。
这年头,能读书的,即便放在城里,那也是条件好的人家,还是家里受宠的。这些人,大多数除了在三年饥荒的时候吃过点苦,人生一帆风顺,有些连家务活都没怎么做过,何况是劳力要求极大的农活,还没干半天,就一个个的都受不了了。
最早的时候,也不是没人向苗铁牛抗议,不过苗铁牛不怕啊,他给知青安排的活已经是最轻的了,往哪说他都有理。
现在是种花生的时节,要把地翻一番,松松土,冻了大半个冬天,这地硬的紧,苗铁牛就给了知青几块地,让他们分工合作,该锄地的锄地,该撒种的撒种,还安排了一个老农民去教他们。
相同的人数,队上垦五亩,知青垦一亩,拿的工分还是一样的,苗铁牛觉得自己已经很宽容了,他打算一点点提高对知青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