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兵役要求极为严格,几乎是不允许推脱的了。他和儿子,总是要有个人去的,可是谁都知道,这就是九死一生的事情。
四年前,去了那么多人,最后几乎就没有人回来,能回来的不是缺胳膊就是断腿的,回来也是个拖累。
若是儿子去,那他周家的根就断了,若是他去,他一把年纪了,这不显然就是去送死吗?更何况,周二是做生意的,耳目自然要比旁人灵通那么一些,听闻边疆那边,已经开战了。
死了好多人。
更具体的他不可能打听得到,可是他知道死了很多了,这就足够了。他自己不想死,也不能让儿子去送死,自从文书出来了,奴隶市场的奴隶都涨价了,关键是现在有钱也买不着了,因为大头早就被戚慈买走了,后来陆陆续续胡山的人和有钱人家又买了些,剩下的要不是老弱妇孺,要不就是身体不成的男子,身体不好代服兵役人家是不会要的。
周二焦头烂额之际,想到了胡山,对了,那里那么多的山民,这不是最好的替死鬼吗?好啊,真是好啊。他一拍大腿笑了,怪就怪他们做事情太绝了,将奴隶都采买走了,活该去顶替。
那些山民没有户籍,周二何尝不知道,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