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越来越多的导演钟情于悲剧, 越来越多充满了遗憾与黑暗叩问的剧本接连出现, 最终参与评选的, 出彩的也大多都是这类影片,以至于如此往复循环, 最终给了大众这样的印象。
这位东方的导演郭旷并不是生面孔, 他向来习惯于在悲伤的黑暗中留下一丝光亮的余地,让人在漫长而冰冷的影片之中得到些许的慰藉。
《向阳而生》同样如此, 结尾的余留非常巧妙, 也让人感受到了落在黑暗之中的那丝缕光明。
一直以来, 我都非常欣赏他这一点,这一次,也终于有了替他写一篇影评的机会。
而针对演员, 他是这样写的:
撇除掉语言因素,一直以来,我们普遍认同亚洲导演的情感十分细腻,镜头也总是带着独特而内敛的美,但正是因为他们太过于内敛——又或者演员并没有在镜头下表现出足够张力,让人感觉不到内敛之下埋藏的意味。
又或者是内敛过头,太过于委婉含蓄,不够大胆。
有一部分又充满了只有本国人与深入了解过亚洲文化的人才能够理解的情怀与深意,以至于无法让观影大众明确的体会到主创所想要表达出的情感。
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以至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