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达成友好共识。
两个人乐呵呵的坐到椅子上,准备一起去分零食吃。
提到老人,尤其是有着辛酸过往的老人,人们往往会想起德高望重,宽厚睿智这样的词,但是,老先生能占一个睿智,剩下的词就和他没有什么关系了。
村子里,老先生没有地,也不用做农活,看起来和普通农民没什么区别,冷漠又有点刻薄,人际交往能力为负,但实际上,人家写的文章需要编辑亲自上门特约还能拿到,丰厚的稿费就足够让老先生滋润的活着了。
从前些年,文化局的人会特意过来拜访老先生就能看出来,老先生深藏不露,能在那个动荡的时代,拼死护住书的人,身份自然也不简单。
而且,老先生这么不讨喜的在村子里独居,没事遛弯散步,还没病没灾的,也是因为有人暗中照顾着,只不过,从没有表露在人前过,连每周过来两次的曲鹤清都没有发现。
也有人劝过老先生,说北疆的医疗条件和气候都不算太适合老年人休养,想把他接去帝都或是南方小镇,结果,无牵无挂的老人不肯走,非要留在这里。
没事的时候,还会带着自己的小拐杖,拉着一张冷脸,颠颠的坐车去县城,给自己买零食回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