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原因,穷。
家里孩子一直生,夫妻俩能养活已经是本事,所以,其它的,不要要求太高,什么家当,或是房子翻新,加盖,统统暂时做不到。
被子就三床,这已经用去了常宁夫妻的所有能力,孩子们的衣服,穿了又穿,一个接一个穿,一年到头,这个家看不见一件新衣,几件衣服都是姨妈拿来了,可姨妈家也有自己的孩子,也不止他们家一家亲戚走动,能顾上他们这么多,已经是姨妈偏帮了,就这样,一年也吃不了一回肉,有了公社食堂,对别人来说好不好不知道,可是对于常宁家来说,就是天大的好事,不管吃什么,他们家总算不用为吃的发愁了!
食堂刚开始,他们家甚至更兴奋,因为那时的食堂,吃的是干饭!而且管饱!
他们家平时从不敢这样大手大脚放开了吃,小心翼翼计算着家里的粮食怎么吃到下一次的收成,有了收成,也不敢放开吃,交了公粮,剩下的又得再次小心翼翼算好,到再下一次的收成,每日能吃多少,周而复始。
现在去了食堂,交上的只是自己手里的余粮,然后放开肚子的吃,不用再操心怎么吃到收成的问题,那段日子可以说是这个家最高兴的一段记忆。
就算到了现在,食堂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