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条线索将始终贯彻着中国这本大书的故事走向,也关乎着中国当下以及未来的命运与存亡,能否将中国这本书的故事讲的跌宕起伏,荡气回肠,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努力了。
如果从写作走向来看,这本书正处在起承转合的承接阶段,承接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唤醒整个中国人民的精神领域,承接完之后,就会有大变化,那么就进入了转折阶段,这个阶段应该是比较有意思的,合的阶段就是和世界各国真正的融合在一起了,即——全球大同。
历史的实践告诉我们,历史的主体是实践着的人,有什么样子的国民性就有什么样的政治,政体不完善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国民安之若素,意识不到它的不完善。可怕的是社会不咋地,人民并不想法设法去扶正它,修复它,而是陷入自暴自弃,陷入自我保护,陷入与封建社会中的人民那样的冷眼旁观中,陷入自私冷漠之中!
鲁迅早就说过,无论是专制,共和,是什么什么,招牌虽换,货色照旧,全不行的。也就是说,只有人人有智慧,人人有社会责任心,人人有爱心,人人有群体性,人人释放了个人天性,人人有独特的个性,人人有独立的人格,人人心理健全,我们才能逐步的迎来一个更为强大的中华民族,无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