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正式的官员,只能老老实实地适应官场规则,很难做出什么政绩。这个略过不提。
二是树立自己的形象,比如说孝子等道德楷模。这方面,令他印象深刻的就是包拯。
顾青云最近在看宋史方面的书籍,他看完包拯的生平,觉得很有意思。
包拯中进士时已经二十八岁了,可他中了后没有去当官,反而辞官回家,说要赡养父母。等到他父母相继去世后,守丧结束此时他孝子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大家都知道他这种行为,对他很有好感。毕竟这种孝举是符合当时的道德标准。
于是,在父老乡亲的劝说下,包拯勉为其难出仕,第一个官职就是县令。当时他已经三十六岁,可他有政绩,当县令时做得不错,最后升官很快。
顾青云看到这些资料时,才真正了解包拯这个人,大为惊讶。
虽然他知道有这种方法,可他不会去运作,而且也来不及了。
除了有关系外,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展露自己的才华。这方面大家都在努力,尤其是皇帝偶尔驾临翰林院时,更是大家展示才华的最好机会。可惜皇帝来过几次,都是正副主官接驾,他们这些人都没机会近身。
顾青云觉得除了这种方式外,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