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大部分的老夫子也是秀才水平,唯一有举人功名的山长年岁已大,再授课也精力不济,一个月大概也就讲不到十日,因此大部分秀才更愿意在家中自学。
不过身上有了功名,在书院住吃住都不用花钱了,还有三五好友一起讨论,有些家境不好的秀才,仍更愿意住在书院。
如今江先生走了,刘延宁也就准备打包东西回老家了。
刘雅琴年前出嫁,仔细算日子,也就剩不到二十日了。
他们这个时候回去,也好给家里帮忙。
一家三口这次回家,少不得要住一两个月,行李有点多。主要是刘延宁兄妹,刘延宁的书就装了满满两个箱子,他师傅走之前留给他的,刘青也有半箱子书,然后衣裳鞋袜两个箱子,实在有点不好搬,李氏便早早的提醒刘延宁给家里送信。
快过年了,家里要备年货,大侄女出嫁要备嫁妆,如果能进城买,到底比镇上便宜。
刘家送到信,刘大爷叫三个儿子准备,再去借了一辆牛车,赶了两辆车进城搬家,顺带置办年货。
刘大爷和蒋氏这回便没跟着来,刘大爷倒是想来,但是今年冬天太冷了,前几日刚下过雪,现在雪化了,温度却没升回去,屋檐下都结了长长的冰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