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古人不明白,整日纠缠战与和,相互拆台,空耗国力,于事无补。
听得此话,陈如是问道:“有战有和,有和有战,此话和解?”
杨丛义想了想,解释道:“我觉国家与国家的关系,应该跟人与人的关系一样,都会有利益之争。要是两个人一强一弱,争锋相对,弱者打不过,就退让,选择不打,那这利益分配就由强者说了算,如果弱者不跟强者正面打,趁他不注意,狠狠的给他来一下,反正他又打不死我,给他多来几次,他就要考虑了,双方这么打下去,谁会更吃亏,这个时候就是谈和的时候了,打的越狠,打怕了,谈判才更顺利,才有持久的和平。这个就是不怕战争才有和平。”
陈如是点头道:“有些道理。有和才有战,是不是说双方和平,休养生息,才会有更强的战争能力?”
杨丛义道:“是这样。我觉得国家之间不存在绝对的和平,也不存在不死不休的战争,所以主和派和主战派争得都是自己的利益,与国家无关。在我看来,真正符合国家利益的主张,应该是以战促和,以和养战。”
陈如是以掌击案,道一声:“好一个以战促和,以和养战。今日之论,使我茅塞顿开。让你做一个捕头果然是屈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