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鱼的鱼皮非常有韧性,夏小桥也没有丢,决定带回去试试做凉拌鱼皮。午餐吃了太多鱼,俩人也没有吃别的,喝了两碗村长家熬的黄米粥就饱了。
让人意外的是,别看这王家村地方不大,这里做的辣豆子却意外的好吃。所谓的“辣豆子”,据村长说,从前村里穷,寒冬腊月的总吃黑面野菜馒头蘸酱,大人孩子都受不了,后来他们发现,将干豆(也就是黄豆)煮熟后,拌上黑面、粗盐发酵后晾晒,再装坛,撒入辣椒粉进行第二次发酵,最后出来的“辣豆子”香辣可口,寒冬腊月的时候,夹几个“辣豆子”就能吃光一大碗黄米粥,吃完浑身热乎乎的,在没有土炕、缺少木炭的冬季,吃完“辣豆子”整个人都热乎了。
临走的时候,夏小桥以每坛100文的价钱,从村子里买了十几坛“辣豆子”回去,准备自己吃外加送人。
除此之外,夏小桥还命人在村里大概统计了一下全村的劳动力,冬捕一旦开始,大批的冬捕鱼肯定需要人来处理,到时候就让村里的人都去帮忙,也好趁着这个机会给家里人赚点过年钱。
回去之后,夏小桥亲自上手,将这些熟悉的不熟悉的鱼都做了一遍,发现白鱼、鲤鱼、鳙鱼等更适合做鱼干,而青鱼、草鱼则比较适合做鱼丸,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