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个理由。
银子和粮食。
打下了湖广,或者打下了其余国内的地盘,华国就需要面对几千万需要吃饭需要穿衣的百姓。
什么?吃饭穿衣是小问题,本来他们自己就能解决?
真是太幼稚了。
华夏一直以来高居不下的人口死亡率,真以为是打仗打死的?
没有粮食,又拼命的生育,结果就是人越多,就越穷,越穷,就越生。饥饿,营养不良,疾病……然后,婴儿夭折,妇孺饿死。
这才是华夏内地百姓生活的真相。
很大程度上,粮食限制了华夏文明的继续发展。
胡灵珊几年的时间,终于满足了华夏最繁华的东南沿海地带的粮食问题,完全做不到满足华夏内地的百姓的粮食需求。
同为华国子民,沿海地带丰衣足食,内地饥寒交迫?
这种不顾百姓死活,将百姓视作数据和功绩的做法,胡灵珊做不出来,华国的革(命)志士做不出来。
除了粮食,还有更残酷的经济原因。
华国的高速发展,是建立在华国遍地开花的工厂,繁荣的商业贸易上的,这些商品,去了哪里?
少部分去了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