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战败被俘,从来不是错误和耻辱,是国君必须花重金赎回来,然后低头承认发起战争错误的。
历史在某个难以考据的时刻,奇妙的转上了战俘是耻辱的道路。
“你们是美国的英雄。”将军继续拥抱着下一个前战俘。
“孩子,你的额头有些发烫,你得找个医生看看。”将军对某个前战俘说道。
那个前战俘微笑:“东方人的满清十大酷刑,都没有让我们屈服,小小的发热发烧算得了什么。”
这句话在闪光灯的照耀下,很快刊登在报纸的某个角落。
说好的头版头条呢?
看看轰动整个欧洲的英德战争,小小的东方的纠纷,有毛资格登头版?
“将军,有几个人病死了。”助手小声的告诉将军。
将军痛惜:“不幸的孩子啊!晚上的宴会,准备了什么主菜?”
作为军人,看多了因为伤病而死的战士;作为政客,士兵的生命只是数据。
这个年代,别说受伤的士兵,就是普通人进行跨越大洋的旅行,都有可能在条件极差的船上患病而死,根本不值得关注。
从华国回来的美军战俘们,有一部分选择了退役。这次东方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