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想看文老师的直播,但是不行,学习任务还没完成。
助理给他拿热饮来,眼睛红红的。
“瑶瑶姐你怎么了?遇到什么事了?”
“没事儿,看读后感看的。”
“啊?”
“对了,我可能误会文老师了,他真的懂很多,人也好,而且做直播越来越火了,不需要特意来搭关系。”
还用你说。
“啊!他还说过喜欢你,的作品呢!”
这个还是值得提一提的。
短时间内涌出的带有相同关键词的读书评论,如同策划营销般的推书活动,引起了一些媒体和自媒体人的注意,更别说文老师的粉丝里本就有一些小有名气的人,再加上售书网、来钱直播、出版社、书店的跟进,话题不断扩散、升温,汇集出更为热闹活跃的场面。
声音大了自然会传到更多人耳中去,被本就对这类声音敏感的人解析。这本书就这样通过一种学生气的方式,从主体为未育年轻人的口中,走入已育人群的视线,从网络达人圈内,扩散到不常上网的中年群体。
“虽然不想承认,但看完书还是发现自己有些地方做得不好。跟孩子谈了谈,又发现他已经比我以为的要成熟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