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为马背民族,对刀尤爱,至今都很容易看到皇帝佩刀的图像。康熙到乾隆一百多年时间里,宫廷造办处没少为皇帝制造精美的宝刀,有案可查的达数百把,按古代编号,颇显历史上的庄重。
这些宝刀,宫里留了些,弘义阁西庑藏着。清末民初的社会动荡,不少宫中的宝贝遗散。大多不知所终。这些年天朝文物市场的火热,让沉于湖底的大鱼翻了出来,“宝腾”乾隆宝刀即为一条“大鱼”。此刀为乾隆佩刀,天字十七号;据档案记载,乾隆御制腰刀九十把,此为其中之一。只是不知何年何月从宫中失踪。
“正是正是,就是它,我听说它去年是拍回京城了的,你有信儿么,”
上个世纪95年,德国慕尼黑一家古董武器及军品专业拍卖公司不知哪儿找到这把宝刀,仅估价6000欧元,由于德国不是天朝文物的交易中心,许多国人不知道,被一老外捡了漏,以13万欧元买走,并于次年春,送拍香港苏富比拍卖公司,卖了惊人的4604万港币获利三十多倍,这一下惊醒了国人。趋之若鹜啊,
两年后,苏富比再度上拍,只卖了5890万港元,算是不赔不赚;四年过去,宝刀再出江湖,嘉德公司拍出了4830万,尽管媒体雀跃,但卖家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