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凤君默回信说,孙蓁自从伪王政权覆灭后,他的那些后宫嫔妃除了育有子嗣的仍被将养在宫中,其他都贬为庶民,各自接回娘家去了。孙蓁自觉心如死灰,自请入庵堂了此残生。凤君默便将她送到了京郊的紫霞山月华庵,奈何主持了缘非说她尘缘未了,不肯为她剃度,因此她一直在庵中带发修行。转眼四五年过去,若不是花吟提起,他都差点忘了这事。
花吟跟凤君默商量了来去,问他能否让孙蓁迁居蓟门关,往后俩人也能做个伴,又附了一封信,让他转交孙蓁。
凤君默不置可否,其实从心底来说,他还是蛮同情孙蓁的,曾经那样一个名动天下的女子,就这样生生的糟践在了福王的手里,后半生也就伴着青灯古佛,怎不叫人扼腕叹息?他当初代小皇帝拟旨将那些嫔妃贬为庶人,而不是沿袭古法送入家庙庵堂削发为尼,也是因着他心慈仁善,不忍这些被福王强抢回宫的妙龄女子就这样被毁了一生。她们被接回娘家后,虽然前俩年不好过,但风波平息后,她们仍可另行改嫁。像孙蓁这样的,将来也不愁配给勋贵之家,只是名分上要差些罢了。
言归正传,且说花吟难得求他办事,凤君默自是尽心竭力,即便孙蓁看了花吟的书信后心里有几分动摇,但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