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道儿要粮食,可不再没有比粮食更赚的生意么?几家大族绵延百年,什么天灾人祸没见过?屯粮自有一套法则,只比不得君家。要说当年君家一样寻常,出了个阁老,几辈子压的周遭喘不过气来。好几家子心里憋着气,可劲儿送礼,就想抢了君家的差事。
天气渐冷,正是秋收时节。几个省大水,也不至于处处都遭灾。总有灾情轻的地方还能收上些粮。实在收不上稻米的,旱地里种的高粱玉米红薯土豆也行。府库渐渐充盈,盐商那头还没有消息。陈凤宁当机立断,将南昌城分成好几块,规规矩矩的按着送粮的数额分派。几个家族的族老都说布政使大人公道,徐景昌听在耳里简直哭笑不得。陈凤宁反倒趁机教导徐景昌:“管事最要紧是划条线,管事的人按着线走,底下的人也按着线走。话说在前头,大家便都服气。你倘或含含糊糊,不明码标价,才最易引埋怨。”
徐景昌点头称是,陈凤宁咬着夺嫡的事不肯松口,旁的却是尽心尽力。到底是外孙女婿,算自己人,教起来格外仔细。有些道理徐景昌明白,也有些不懂,一律听着。夺嫡那事不急,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同样读书人的立场也不重要。不拖后腿便是万幸。真有风吹草动,福王还得靠着他手里的兵。庭芳可惜的也是陈凤宁丢了的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