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的小事,投稿居然还蛮灵的。毕竟杂志也不是学术论文,关注的还是百姓家常的故事。黄露明写得多了,也积攒了一些经验。可惜不能用电脑打字,手写速度慢,也挺累人。
要说重生的坏处的话,不能享受电脑的便利可以算作一个。倒不是因为这时候没有电脑,而是电脑贵,网费也贵,并不是普通人家消费得起的。起码短期内黄露明只能坚持手写了。
不过也正是因为电脑和网络没有兴起,实体市场红火,才会有黄露明这样的自由撰稿人的生存空间。
现在中国各种类别的报社有三四千家,杂志七八千家,这么多的版面光靠专业记者的新闻纪实肯定填不满,写字赚得的稿费跟消费水平比起来也还算可观。
国家规定的稿费标准从原来的千字20-40增加到40-100。需要实地调研采访的那种纪实性大稿黄露明还写不来,但是三四千字的小稿发表一篇也能有两三百块收入,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已经很不错了,不过对于一个想买房的学生来说就差得远。
黄露明将实战经验和书本理论相结合,得到了一个结论:稿费这个东西和地理上学的地形刚好相反,东高西低,南上北下。也就是说东南一带稿费最高。
其中有两家广